很多核查官都是年輕人,他們之前也沒有來過中國,對中國的一切也感到很好奇。熱情好客向來是中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有的工廠為了顯示待客之道會給核查官們準備一些當地有特色的物產作為禮品。核查官們當然也很喜歡收到禮物,但是他們收禮物之前會首先正式的告知工廠,他們有規(guī)定接受禮物的價值不能超過十美元,超過了十美元就算受賄。他們收下禮品,會友好地向工廠表示感謝,但是可千萬不要指望他們會在核查工作中對你網開一面呀,要是那樣想可就大錯特錯了。他們并不會因為收到了工廠的禮物,就會跟我們所說的“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軟”,他們工作起來還是一絲不茍,甚至會咄咄逼人。 對于中國的美食,他們也是很喜愛,但是他們也有他們的講究。我們眼里的美味,他們可不一定贊同,尤其是雞肝、鴨干、鵝肝、豬肚、羊肚、牛肚、鳳爪、豬蹄、肥腸這些,他們是一律不吃的。招待美國核查官,可千萬不要像招待中國客人那樣,主動給他們夾菜,萬一你不知道,給人家夾了一塊你認為是美食但是人家認為不能吃的東西,那豈不是很尷尬。有些中國菜做的色香味俱全,但是看不出來是用什么食材做的。這種時候,他們吃之前會先問問這是什么,然后再思考一下是不是可以吃。核查中還有很多趣事,敬請期待下期分享……
發(fā)布時間:
2018
-
10
-
22
瀏覽次數:100
反傾銷應訴工作,如果不參與核查,永遠也不算真正了解什么是反傾銷。因為我們固有的一些思維,如果不經歷核查的洗禮,永遠也無法轉變成為真正的反傾銷思維。核查時遇到什么樣的核查官是個未知數,有的核查官親切,有的核查官嚴肅。核查前期的繁重準備工作固然讓人叫苦不迭,但是核查過程中也有一些有趣的事情,成為我們有趣的經歷和回憶。 記得曾經一次鮮蒜產品的核查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核查官是兩個白人,一男一女。女士比較年輕,男士算是她的領導。核查過程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參觀工廠,兩位核查官由工廠的人員帶領著從采購原材料作為起點開始了解生產流程。當得知原材料需要放到冷庫里面冷藏的時候,核查官要求去冷庫查看。當時我們中方所有人員都還穿著很厚的衣服,毛衣大衣加身,而核查官,女士是條裙子,男士是襯衣。于是他們就這樣跟著我們進了冷庫,冷庫的溫度一般在-1℃左右,兩位核查官楞是跟著我們參觀完畢整個冷庫。出來后,兩位核查官被凍得瑟瑟發(fā)抖。我至今對兩位“美麗凍人”的核查官記憶猶新。 還有一件事情印象深刻,美國核查官員不習慣工廠里面多個敞開式的“衛(wèi)生間”。一位女核查官最初不了解情況,結束了上午的工作后,找人帶她上廁所,但是到了廁所一看,她就傻眼了,立馬流露出很為難的表情,在那站著猶豫了半天才進去。從廁所出來后,那天下午她再也沒有喝水,第二天核查,她一整天沒有喝水。這樣的核查之旅,想必對她來說也會終身難忘。...
發(fā)布時間:
2018
-
10
-
19
瀏覽次數:144
2018年10月15日,韓國貿易委員會(KITA)發(fā)布公告稱,決定自2018年10月16日起對進口自中國、印度尼西亞和巴西的A3、A4、B4、B5復印、打印、傳真用非涂布紙(Uncoated Paper)啟動反傾銷立案調查。涉案產品的韓國稅號為4802.56.1020、4802.56.1090、4802.57.1020、4802.57.1090、4802.62.1020、4802.62.1090、4802.69.1020和4802.69.1090。本案傾銷調查期為2017年7月1日~2018年6月30日,損害調查期為2015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本案初裁預計將于5個月內作出。(信息來源: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
發(fā)布時間:
2018
-
10
-
16
瀏覽次數:71
相對于新銷售商復審和年度復審,大多數人想必對于情勢變更復審不是很了解,接下來將介紹情勢變更復審。從定義解釋,情勢變更復審是指采取反傾銷措施以后,由于采取反傾銷措施時的客觀情形發(fā)生了變化,主管機關對于是否繼續(xù)實施,或是否需要變更反傾銷措施進行審核。具體步驟包括:提出審查申請;填寫和提交原始問卷及補充問卷;對案件出具評述及抗辯意見。時間程序有,遞交申請后45天內公布是否起始;如果商務部決定有充分證據確定情勢變更復審存在,那么商務部將在起始后270天內發(fā)布最終裁定。 情勢變更復審可適用:無興趣撤銷反傾銷令和由于實體重組及合并引起的權益繼承。 1.“無興趣撤令”,如果美國國內相關利害關系人對涉案產品不再感興趣,可通過情勢變更復審申請部分或完整撤銷反傾銷令。如果商務部斷定1)占國內同類產品生產絕大多數的全部或部分生產商表示對反傾銷令或中止的調查缺乏興趣;2)其他情勢變更足以使得撤銷或終止成為必要,可依據情勢變更申請撤銷反傾銷令或中止的調查。如果國內行業(yè)表示不再想對反傾銷令范圍內描述的一部分特定產品實施反傾銷令,那么商務部就會部分撤銷反傾銷令。特定的產品通常指的是國內行業(yè)不再生產且...
發(fā)布時間:
2018
-
10
-
15
瀏覽次數:150
國際貿易中,一國的某一產業(yè)因為進口產品傾銷、補貼和過激增長等情況而造成損害。在WTO允許的范圍內,該國可以采用的常見貿易救濟措施主要有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 一、三個措施的概念界定。1、傾銷與反傾銷。一國產品以低于正常價值的價格進入另一國的市場,如對進口國領土內已建立的某項工業(yè)造成實質性損害或產生實質性的威脅,或者對其國內工業(yè)的建立造成實質性的阻礙,則構成傾銷。發(fā)生傾銷事件時,國家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增加進口成本迫使該產品提高銷售價格,來消除或者減輕這種損害或者損害的威脅或阻礙。這種措施即是反傾銷措施,表現形式是征收反傾銷稅。2、補貼與反補貼。補貼是指一國政府或任何公共機構向某些企業(yè)提供的財政資助以及對其價格或收入的支持,以直接或間接增加從其領土輸出某種產品或者減少向其領土內輸入某種產品,或者對其他國家利益形成損害的政府措施。如果補貼導致受補貼產品出口激增,使進口國生產同類產品的工業(yè)遭受實質損害或實質損害威脅,或實質阻礙了某一工業(yè)的建立,則進口國可對補貼產品采取反補貼措施。3、保障措施。保障措施規(guī)定于關貿總協定第19條中,“如因意外情況(不可預見)的發(fā)生或因一締約國承擔本協定義務(包括關稅減讓在內)而產生的影響,使某一產品輸入到這一締約國領土的數量大為增加,對這一領土內相同產品或與它直接競爭產品國內生產者造成重大的損害或重大損害威脅時,該締約國在防止或糾正這種損害所必...
發(fā)布時間:
2018
-
10
-
12
瀏覽次數:141